读史可以明智。


某位有名的大人物吟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里面的宋祖就是宋太祖赵匡胤,悠悠青史,多少风流人物雨打风吹去,能独领风骚,谁不对这一位的生平产生强烈好奇。想了解的话,强烈推荐这本《宋太祖传》,旁征博引,记叙文雅。

赵匡胤的老爸叫赵弘殷,家道破落,靠着“状貌奇伟兼勤谨”入赘了杜家,不过赵父也有战乱频仍的五代最硬通的才能——骁勇善骑射。靠着这个才能,做到了中下级军官,先后效力过多个政权,在洛阳效力后唐时期,生了赵匡胤。

洛阳时期是一段难得的和平岁月,赵匡胤就是在这里度过了少年时期的十二载青葱岁月。赵父好儒事,有访求书籍的习惯,赵母也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两位老师的言传身教无疑对赵匡胤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加之论文化积淀、菁英荟萃,洛阳都是一时之选,所以造就了这难得的十二年,塑造了赵的人格底色。少年时期的记忆太过美好,以致赵在开封当了十六年皇帝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洛阳儿时和伙伴埋石马的地方为自己的埋葬之地。

用现在矫情的话说就是: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所以赵开创的宋朝才有那样的气度——试看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很多皇帝,童年不幸,成年后多多少少都有些心理问题。

中间各种身先士卒、以身犯险干仗的事这里就不提了,感兴趣自去看书。

人物

一些出场人物挺有意思:

第一个,周世宗柴荣。郭威养子,继承了后周皇位,堪称五代最杰出的封建帝王,若非英年早逝,就没有宋太祖什么事儿了。

第二个,纸上谈兵王昭远。从未经过战阵,却全权指挥后蜀军队,“昭远好读兵书,颇以方略自任……手执铁如意指挥军事,自比诸葛亮”,可惜口气甚大,胆气却甚小,只敢分兵防守,最后被逐个击破,一败涂地,沦为笑柄——对当代人的警示是“网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换个角度来看,王昭远运气实在太背,第一次试错成本就这麽大,败一次就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不是这种生死存亡的场合,多经历几次战阵,说不定还可以革新自己的认识,再稍加砥砺,未尝没有成为良将的机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命运之神也一向吝啬。

第三个,乐极生悲宋太祖。宋军平蜀,仅用 5 万大军不到 66 天就灭亡了后蜀这样一个险固四塞、易守难攻的大国,使得宋朝朝野上下飘飘然找不着北了。而后昏招迭出,引得降军兵变,最后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才重新平定,与此同时一系列歧视性政策也为后来四川地区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埋下了伏笔。但是宋太祖不会承认自己的过错,本来只有一过,不承认就又添一过,更严重的是过错得不到反省,类似的过错还会反复发生。

第四个,王景之子王廷乂。王景者,何许人也?后周褒国公,宋代有数的几个郡王,其子王廷乂,行事浮夸,好出风头,逢人便说“我,当代王景之子”,所以得名”王当代“——简直宋朝版的“我爸是李刚”。在攻城时,脱去甲胄,大声呼喊着冲到城下,结果被乱箭射中没带头盔的脑袋,一命呜呼。 这样一对比,宋朝这个版本比现代版还是要强上不少。

第五个,南汉皇帝刘𬬮。两个荒唐事:一是“群臣欲进用者俱自阉,然后用”——开眼界了;二是连自己疆域有多大都不知道,直到南汉灭亡,被押送东京,才由小吏之口得知,不禁感慨“我在位十四年,未尝闻此言,今日才知祖宗山河乃大朝境土也”,说完流下两行热泪。

第六个,南唐后主李煜。语文课都学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个一流的艺术家,却是个三流的封建君主。因为在二十三岁前,家国没有把他当作政治人物培养,他自己也没有选择荒唐度日变成草包,而是把聪明才智都用到了文学艺术上,娶的也是一位女艺术家,遂成长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艺术家。可惜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预料,二十三岁被动成为唯一继承人,二十五岁即位南唐皇帝,于是后半生都处在艺术家和政治家的角色冲突中,最后断送了“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抛开艺术家的滤镜,这样的结果配得上李煜的一系列骚操作:忽视现实一厢情愿地认为北宋不会攻南唐、送江南图经给北宋、自毁长城毒杀了头号战将林仁肇、宋军来攻却匿居后院与僧人讲经诵法不问政事、因为老将凋零把军事交给“徒以家世,遂拜大将军”的皇甫继勋、不习兵事而强令湖口大军救援金陵掉进包围圈,都是纯纯的悲剧。

第七个,八贤王赵德芳。老百姓都喜欢青天大老爷,以前看过几版包青天相关的电视剧,在涉及到帝国上层、皇亲国戚,高端到连包青天都搞不定甚至身陷囹圄时,通常会将翻盘的最后希望寄托于一位皇室人物——八贤王。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八贤王(陈道明饰)翩翩登场,那种举重若轻的气度,让观众觉得,即使局势再艰难,也有救了。八贤王就是赵德芳,宋太祖四子,一生并无大的功业,二十三岁就病逝,在民间传说中却被塑造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八贤王,只能说民众是寄托了多少美好的愿望啊。

军事

秦朝灭亡六国,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宋朝灭亡各割据政权后,也收天下之精兵编入禁军,以中央禁军的强大武力镇压四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地方军队被抽走了骁勇,军中只剩老弱病残,沦为名副其实的厢军,厢军很少承担军事任务(主要承担一些工程任务,缓解了传统社会的徭役问题),甚至很少进行军事训练,这样地方军队就逐渐过渡为战五渣,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但边疆免不了武备,所以需要中央禁军外派去驻防地方。为了不出岔子,中央禁军的数量和驻防地方禁军的总数量要相当,地方增,则中央增,驻防也不是生根,要实行更戍。

宋朝实行募兵制,自愿入伍,初期因为上承五代,在乱世,当兵算一条不错的出路,所以兵源充足,甚至还有的挑。但随着社会承平日久,经济繁荣发展,但凡有点本事,都有很多比当兵更好的出路,所以兵源质量不断下降,士兵群体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断下降。如此一来,只能通过提高单兵兵饷来吸引民众参军入伍,禁军单兵兵饷从宋初的 17~20 贯发展到徽宗朝的 60 贯,到南宋初年,已经需要 200 贯,造成极大财政负担——宋朝一贯约等于现在的 450~900¥。但是军队战斗力还是越来越差,以致对外战争“十出九败”,而同时期的少数民族政权,成年男子都是战斗力——几乎全民皆兵,两相对比,宋朝在冷兵器时代屡屡败给少数民族军队就不奇怪了。

科举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到宋初,贡举的考试还是两试:解试和省试。

解试由地方州府组织,在每年秋季举行,所以也称“秋闱”,通过解试称为举人,获得进京参加省试的资格。省试由礼部组织,在次年的 2~3 月举行,通过即为进士。

宋太祖在这两级的基础上增加了殿试,由皇帝亲自命题考查,形成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制度。同时要求 “世禄之家” 即官宦子弟及第者必须严加复试,因为觉得 “贵家子弟,唯知饮酒弹琵琶耳,安知民间疾苦”。

针对久考不中的举人也制定了“特奏名”制度,宋太祖命礼部统计了经历过 15 次以上考试落榜的举人,特赐“进士及第”,这无疑让科举的吸引力攀上了新的高峰,整个宋代,贡举取士共 11 万余人,特奏名就占 5.25 万余人,吸引力恐怖如斯,真正“赚得英雄尽白头”。

漕运

吸取唐末的教训,为了保持国家稳定,中央需要维持强大的武力,也就是庞大的中央禁军,庞大的中央禁军需要解决吃饭问题。怎么解决?通过漕运。所以宋朝定都开封,以便利用开封发达的漕运水系调拨粮食。

土地

宋朝按土地多少征税,如果民户没有土地,则不征税。从国家收税的角度,只要土地在就行,所以不抑土地兼并,“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不仅不抑兼并,还充当土地买卖公证人,收取手续费。

不抑兼并的国策制定后,自耕农加速破产,沦为佃户,佃户占了农业人口的大多数,占有土地者称为田主,田主和佃户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由此形成了 “农夫输于巨室,巨室输于州县,州县输于朝廷”的税收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分散为各个农夫和巨室之间的矛盾,避免了发生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可能。

分类: 啃书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