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文帝传》 推荐指数 ⭐⭐⭐⭐
以前听得比较多的是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二世而亡,开凿了大运河,有诗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而对隋朝的开创者杨坚则听得较少,这本不错,对隋朝承继的五胡乱华时代背景交代得比较清楚,内容丰满,文笔好,偶尔还有一些精炼的阴阳表达,甚得我心啊。杨坚出身不凡,从小被当领袖一样培养,开创新朝前期也算英明神武,随着权力不断稳固和手下孜孜不倦的吹捧而逐渐膨胀到刚愎自用,至于残忍。开国之君部分决定了王朝的基因,文帝留给隋朝的基因显然不太行,以致二世而亡。
这种以点带面、介绍时代的书,值得读三遍。
《独醒之累》 推荐指数 ⭐⭐⭐
主流叙事太高度概括了,对清朝的印象过于简略,丢失了历史的复杂性。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维度看(和西方文明相比),满清毫无疑问是个差生,而和历史上其他的封建王朝做个横向对比的话,水准还在中游之上。清朝遭遇的是东方文化三千年来未遇到的新情况,华夷之辨的老经验失效,内外部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提前爆掉。
历史教课书对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林则徐等晚清名臣有不少介绍,对郭嵩焘的介绍却极少,和其他几人相比,郭没有什么被朝廷承认的高光事业,比较憋屈,后期工作主要是代表朝廷和西方进行交涉,是第一个被派驻外国的使节 —— 当时朝野普遍认为驻外使节是一种屈辱,无人愿意接手,最后只好让老实人郭嵩焘接手,士大夫和民众还因此向郭扔了不少 “臭鸡蛋” —— 后来义和拳和老佛爷能够双向奔赴就不足为奇了。
郭在出使期间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方的认识,写了一本《使西纪程》,但不为朝野所接受。在时代聚光灯下占据 C 位的洋务派对西方文明强大的认识始终停留在器物层面,郭比洋务派更深入地认识到器物背后的文化制度因素才是西方强大的源头活水,奈何文化惯性和朝廷的难言之隐注定了郭的意见只会被弃如敝屣,甚至大加鞑伐。
曾国藩、刘蓉、郭嵩焘,青年时就一见如故,在长沙的一家客栈里直接 “同居” 了 5 旬,颇有桃园结义之风。郭和左宗棠还是发小,这本书里也质疑了左的人品,看来是真不咋地。
《清代地方政府》 推荐指数 ⭐⭐⭐
虽然王朝更替,统治的历史经验却都凝聚在了制度中,每代自然会有继承有发展,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可谓传统的巅峰。县官入仕前通常学习的不是实务(悬梁刺股争科举),严重缺乏治政经验,却需要治理一县,因此必须借助研习过行政事务的师爷。地方官吏的年俸和(合理+不合理)支出之间存在鸿沟,所以官吏的腐败完全是制度催生和鼓励的腐败。从整个地方体系来看,最弱势的百姓自然成为整个体系系统性贪赃的最终承担者。

《卓有成效的工程师》 推荐指数 ⭐⭐⭐
一本软书,介绍了一些工作方法,咱批判性地学习。
☕ 寻找高杠杆工作,让同样的投入产生最大的影响 —— 可以参考,但有点理想主义,落地可能变成另一种大家都不喜欢的东西 —— 挑肥拣瘦,现实中总有 boring job 是你无法逃避的,必须把一部分生命交代在上面,你不会承担所有 boring job —— 那样真的惨无人道赶紧跑,也不会完全不承担 boring job —— 让别人替你负重前行,除非公司是你家开的,好处全让你占了。
☕ 定期调整任务清单中任务的优先级,关注创造价值的工作,关注重要不紧急的工作,限制并行任务数 —— 任务调度是一项需要长期练习的技能,学生时代学校已经替你进行了任务编排,被动接受就行了,而社畜的工作中总是充满了混乱和不确定性,把混乱和不确定性转化为秩序和确定性是最难的部分,并行和任务切换总是让人头疼,并行任务的各方都会 push 你,现在我的实践就是书面记录在本子上,每天检视,划掉完成的工作,更新进行中的工作,挑选未完成的重要工作,添加待完成的工作。
☕ 成长型思维,不断学习 —— 很多很好的 idea 落地容易异化为我们都不喜欢的东西,一方面在于推行它的人低估了落地它的复杂性,认为是唾手可得的,采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社会现实的浮躁,让你每天都在面对来自灵魂的拷问 —— 如果同样能到达罗马,并且投机比投资大脑更快速得多,你为什么不投机?甚至选择学习反而比选择投机面临更大的社会压力,这到底是你病了,还是社会病了?学习和成长绝对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被逼迫着进行学习,感觉不到乐趣,就产生不了自驱,无法持久,或者需要牺牲很大的心力才能自我维持,譬如我们的教育,就足够让人反思了。一个人说乐于学习,究竟有几分出自真心、几分是虚情假意?由恐惧或忏悔驱动的学习终归落了下乘,以推动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作为驱动力会更好 😉。
☕ 无法度量就无法改进 —— 控制有两种方式,一种基于经验,一种基于指标,指标是达到目的的一种不完美手段,并不等同于目的,是一种需要不断迭代地辅助参考,如果唯指标论,有把手段直接等同于目的的危险,如果应用于人,必须要避免演变成管理者的免责声明、鸡毛令箭,和对被管理者的去人性化。
🎯 还有两个地基性质的问题需要长期思考:💰 我们做的事是不是在浪费钱,投入产出比怎么样?😄 怎样才能让大家在复杂的工作中找到并保持乐趣?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