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物质世界与观念世界)是由『天才』奠基的,不是那种大众随口称道的天才,而是天才中的天才,既具有天马行空无法遏制的广袤想象力,又拥有对世界本质惊人的洞察力。1905 年,26 岁的爱因斯坦即发表了 4 篇划时代的论文;1838 年,29 岁的达尔文形成自然选择的思想;1814 年,28 岁的叔本华开始写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看过大佬们作出重要贡献的年龄,跪了,普通人果然只适合混吃等死,至多给天才提供孕育的土壤。


看的韦启昌的中译本,英版的找时间再读一下。一共 7 章,其他部分的印象不太深,尤其谈到女性的部分是有问题的(天才的童年也并不幸福)。说说论教育这一章。因为写得很清晰,所以我大量摘抄,偷个懒。

叔本华首先把教育分为两类: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

『自然的教育』就是人通过亲身参与,得到第一手的直观经验(感性材料),经过抽象而得到一些概念知识(理性材料)。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准确把握由此而来的直观经验和概念知识之间的双向关系。个人能明白无误地把握自身每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

『人为的教育』则是在还未对直观世界获得某种泛泛的、普遍的认识之前,就以阅读、授课等方式把概念知识强行灌输到头脑中,再等待着通过后期在真实世界中的活动而为这些概念注入直观经验。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运用会出现失误,对人、事的看法、判断、处理都会出现错误,这就造成了偏差、扭曲的头脑。

我们在青少年时代努力学习、大量地阅读,但随后在踏入社会时,我们却表现得有时像个怪人,有时又跟一个白痴差不了多少;在某一时刻很紧张拘谨,但在另一刻却又相当冒失莽撞。我们的头脑充满着概念,并跃跃欲试地运用这些概念,但在套用这些概念时似乎总是颠三倒四。

脱离某一个范畴的认识对象而试图去把握、操作这一范畴的真实对象,就会产生一些荒谬的、脱离实际情况的、浪漫主义的、啼笑皆非的想法。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出于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回答。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应当是要发展出独立的、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物质世界,并能在直观和概念之间建立准确关联的思想世界。

教师不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观察、思考、判断的能力,而是致力于把别人的现成的思想、观点填塞小孩的脑袋。在以后的日子里要纠正这种由于运用概念不得法所导致的对事物的错误判断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亲身历练才行。

叔本华认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直观经验 –> 狭窄的概念 –> 广泛的概念。

这样才是清晰、稳固、可检验的,而非空中楼阁。

这样,传授知识的程序就是依次把握概念和以这些掌握了的概念为前提的新概念。但如果在这程序中跳过了某些环节,那就会出现残缺不全的概念,而由此又会产生出虚假的概念。到最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因人而异地有所偏差。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长时间——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保留这种偏差走样的认识。谁要是检查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所致,这有可能是人为的——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虚假的概念;也有可能是自然的——我们自己本人缺少了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所以有些时候会发现现实与早些年接受(来自家长、老师、书本)的单纯的观念之间存在着似乎无法调和的矛盾,一时半会思考不透,却又无法从此束之高阁,置之不理,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分裂。

当小孩的头脑里面还很缺少直观印象时,概念和定见,甚至偏见,就已经打印在小孩的头脑里面。以后,这些孩子就把这些现成的工具套用于直观知识和经验。其实,概念和定见应该是直观认识和经验的结晶。直观印象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它们在简洁和快捷方面,不是抽象概念的对手——后者很快就把事情概括打发;所以,要纠正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必须花费很长的时间,或许这工作永远也无法完成。因为直观知识在各个方面都与先入为主的概念相抵触,所以,我们的直观所告诉我们的东西预先就被认定是片面的,或者干脆遭到否定。人们对直观认识视而不见以保护先入为主的观点免遭伤害。所以,许多人经常终其一生都受着自己定了型的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也就是由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和偏见所组成。的确,这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从直观和经验中总结出基本概念,因为一切概念从一开始就都现成地提供给他们。正是这一原因使无数这样的人变得那样肤浅和乏味

抽象概念对直观印象的优势,不仅作用在小孩,也作用在成人,尤其现在网络时代,讲究快速,容易满足于对事物打标签、定性,把事物迅速纳入自己固有思维模式中,开始对着扭曲过的对象抒发感慨,而不会去深究事实是怎么样的(直观经验)。

后天的近正确的概念的提取和发展,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孩只获得了为数不多的概念,但这些概念却都是精确和有充足依据的。他们就会采用自己、而不是别人的一套标准衡量事物。他们也就不会沾上众多千奇百怪的观念和想法。要驱除这些东西起码需要以后的大半辈子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他们的精神思想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偏见和习惯于对事情的清晰、透彻的判断。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其复制件中认识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然后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否则,他们的头脑就将充满虚幻的东西;他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错误地理解现实,或者会削足适履,徒劳地根据那些虚幻的东西来重塑现实,并因此在理论上,甚至在实际中步入歧途。早年灌输进头脑的虚幻的东西和由此产生的偏见所造成的损害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在往后的日子里,世事和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教训就不得不主要用在消除这些偏见方面。

独立地认识,自由地思考。

一个人认识力的成熟,也就是说它所达致的完美,就在于他所掌握的总体抽象概念与他的直观认识能够精确地联系起来。这样,他头脑中的每一个概念都直接或者非直接地以他的直观知识为基础;他的概念也只有这样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同样,认识力的成熟也在于他能够把获得的直观知识纳入正确和适当的概念之下。这种成熟只能是经验,因而也就是时间的产物。通常,我们都是分别获得直观知识和抽象知识,前者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后者则经由别人或好或坏的教育和传达。所以,在年轻的时候,我们那些只是以词语固定下来的概念与我们经由直观获得的真正知识通常并不一致和连贯。我们也只能逐渐让这两者缩小差距和彼此修正;只有当这两者完全地融会贯通,才会产生成熟的认识力。这种认识力的成熟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是否完美;一个人的能力大小并不建立在抽象知识与直观知识的融会贯通上面,而是由这两者的深度,或者说强度所决定。

想想从我们嘴里蹦出来的概念,有多少是自己真正理解了的,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今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世事学问方面……这学问本身就已经相当困难,而这些困难又被小说加倍增加了,因为小说所描绘的人的行为和事情的发展并不真正在现实中发生。但这些东西却被轻信的年轻人接受和吸收进头脑里面。这样,原来只是否定属性的无知现在却被肯定属性的谬误,亦即精心编织的虚假人生设想所取代了。这些华而不实的设想在以后的日子里甚至造成思想的混乱,把人生经验给予我们的教训也颠倒过来理解,使我们错误理解获得的教诲。如果说在此前青年人只是在黑暗中摸索,那么,现在他们则被鬼火引入了歧途。

小说、戏剧、电影、电视,所有非真实的东西都充斥在社会中,没有形成自己判断力的人容易信以为真,虚构世界的认识上限就是作者的小脑袋,别让自己的认识困死在某个人的脑袋里。想起高中时,某次语文老师推荐了一篇同年级同学的范文,里面为了论证在成功前一定要付出很艰苦的努力而用了一个武侠小说里类似于卧薪尝胆的例子,拿虚构的事例来支撑一个严肃的论证,如果这个论证成立,要么信念先于事实,要么世界不存在任何逻辑,不存在任何真实,尽可以胡编乱造一些故事作为论据,这种荒谬感一直留在了我的记忆里。

概念,最终的支撑点一定是真实,真实才蕴含力量。

ps:叔本华的思想,不读康德,不了解认识论、知识论,理解还是受限,回头再补补

分类: 啃书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