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阅读的笔记,时间仓促,理解或有偏差,暂记录如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在西方文化中正对应魔鬼、人和天使。本我是人的最原始的欲望,超我是人的道德判断,而自我是为了适应现实世界,协调超我和本我而出现的。本我是人格结构的基础,自我和超我皆是建筑于本我之上。弗洛伊德将人格撕裂为三个部分,本我完全潜意识,本我超我永久对立的这一系列观点,使得他的心理学显得相当诡秘。

不同于弗洛伊德,马斯洛认为个人应当被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对外界的反应是这个整体的反应。

他将人的需要分成几个层次,由下往上依次是:

  • 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归属和爱的需要
  • 自尊需要(所有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的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或欲望
  • 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能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使一个人越来越成为独特的那个人,成为他所能够成为的一切

一般而言,下层需要的满足会引发上层需要的出现,上层需要的出现以下层需要的满足作为其必要条件。(这与孔子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了才会开始产生高层次的需要)

真正地满足真正的需要,会促进人格的进步,而阻碍这些需要的满足则可能会导致心理障碍,妨碍人格的进步。压制真正的需要是不可取的行为,但是如何认识到自身真正的需要,这需要个人的内省,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书中,马斯洛多次提到道家清静无为的思想,也引用过《道德经》中的表述,他提倡整体,提倡无为,这无疑表明他的理论受到了道家哲学的影响。但是又不同于道家,在道家思想里讲求出世,而马斯洛认为人的很大一部分需要必须通过同他人的互动才能得到满足。

马斯洛提出,某种需要,在幼年时得到了充足的满足,在后期的生活中,个人将更能够忍受这种需要满足的匮乏。

人性是向前发展的,必须承认人不同于动物的特殊性,因此对动物的研究结论不能生硬笼统地套用到人身上。一些对绝境下的行为、心理的研究不能用来完全地界定人性。因为这些研究是不全面的——只研究坏环境下的,而不研究好环境下的,这样研究出的心理学应该叫做绝望心理学。

医学让我们理解自己的肉体,心理学让我们理解自己的灵魂。在内心中寻找到最独特的那个人,然后越来越成为他,这将是一件最具幸福感的事。

分类: 啃书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