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走在公园的小道上,身边经过 4 拨人,其中就有两拨在谈论房子,一拨在谈论内卷。想起 12 年大学刚毕业,在济南的早高峰公交上听旁边人感叹一辈子就为了一套房子,都觉得不值。这么些年过去了,还是熟悉的配方,房子还是中国经济的中心议题。
经济问题离我们是如此的近,任何人都别想独善其身。而在中国,要想理解经济就离不开政治,因为政府深度参与了经济。在王绍光/胡鞍钢的《中国国家能力报告》中谈到经济周期波动时,有这样的描述
『本文所使用的经济周期的概念是指……这种经济波动是由中央政府发动,由地方政府主导,无数厂商参与的经济周期,并强有力地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区域』
《置身事内》就是一本从这个角度阐述现状的书籍——在经济发展中,政府不是置身事外,而是置身事内。
内容分微观和宏观两篇。微观层面的主题包括中国幅员辽阔带来的治理复杂性、因为央地财权事权划分导致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地方政府投资实业又得借壳于城投公司。宏观层面的主题则囊括了高企的房价、贫富差距、个人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银行风险、以及中美贸易冲突。
虽然是浮光掠影,泛泛而谈,但读完对现状也可以有个大体认知,吹牛都不怵了。
内容不算多,每章最后的扩展阅读环节倒是推荐了不少适合中国人体质的书
- 《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 《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 《叫魂》
- 《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
- 《城乡中国》
- 《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
- 《小镇喧嚣》
- 《他乡之税》
-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 《中县干部》
- 《China’s Gilded Age: the Paradox of Economic Boom and Vast Corruption》
- 《Rethinking the Economics of Land and Housing》
- 《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
- 《现代资本主义》
- 《棉花帝国》
- 《大国大城》
- 《城乡中国》
- 《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
- 《21世纪资本论》
- 《债务和魔鬼》
-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
- 《Crashed: How a Decade of Financial Crises Changed the World》
- 《债务危机》
- 《Debt and Distortion: Risks and Reform in the Chinese Financial System》
- 《China: the Bubble that Never Pops》
- 《银行的秘密》
-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Credit》
- 《大行蝶变: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复兴之路》
- 《十年轮回》
- 《时运变迁》
- 《资本全球化》
- 《见证失衡》
- 《China Reconnects: Joining a Deep-rooted Past to a New World Order》
- 《美国增长的起落》
- 《Concrete Economics: the Hamilton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and Policy》
- 《邓小平时代》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