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写了,最近确实没啥心情写,产出断崖式下跌。


1、生态位

任何系统内部都是存在分化的,在企业里,根据背景、资历、能力、所处岗位有多靠近公司核心业务,基本决定了你在企业薪酬/荣誉/员工体系里的生态位,生态位越好,干事的 buff 加成自然越多。

2、差异与对等

在企业里待着,和家庭相比,没有那么多温情脉脉;和学校相比,也没有那么多服务和自由,代之的是各种任务、要求和监管——成年人都理解,毕竟是企业花钱购买了你的劳动,个人能控制的就是始终遵守自我设下的职业道德,其他的就按企业的规范。

员工之间在年龄上存在较大跨度,对年长员工需体现尊重。员工之间在管理序列上也存在差异——可能感受得更强烈,尤其当涉及跨组跨部门做事时,通常自己来都不好使——身份不对等,需要管理序列上的上级出面—— ∩ 型传导。

3、监管与服务

一项职责,通常存在两种履行方式:一曰监管,二曰服务。监管总透着居高临下的审视,握有权力,是强制,是评判者,被尊重感强;而服务似乎免不了曲意逢迎,孑然一身,是请求,是被评判者。所以人都乐意作监管,不愿意作服务——费力不讨好。

4、天然对立

有时候工作与工作,在设立的意图上秉持的就是矛和盾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是人的问题,实在是工作的性质使然,机制设计如此。看问题不能止于表面,看到本质,就能尽量约束自己,做到对事不对人,有助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内耗。

5、并行

打工人经常有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是工作时可以高度专注、心无旁骛,直到抵达心流状态,但现实不可能如此。工作任务有多个来源且先后不受自己约束、必须配合,这种情况下,任何细致的工作计划都会被当场砸烂。经常调整、流水线式并行才是日常工作的常态——在多项工作之间反复切换也是精力快速消耗的主要原因——必须要借助工具,脑图、todolist 也都试过,准备买个 edrawproject 继续尝试。

6、衰减

相比于其他行业,IT 行业的知识迭代速度是惊人的,这点尤其让国内的程序员惊惧——必须要持续学习已经是共识。

因为过往技术发展的策源地还是在美国——毕竟老美的基础摆在那里,英文书籍翻译到国内又要 1-3 年左右,而国内也一直处在技术发展的下游,产业也在下游,国内写书滥竽充数者也多,从业者疲于应付。所以学 IT 的有精力就学好英语,进入技术上游去自由地攫取知识吧。

7、信任

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尤其在去人性化的通信工具使用得越来越频繁的今天。

人性化的沟通是指两个人面对面沟通时,有声音、语气、语速、神态、动作这些要素的参与,来传递信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同一句话,分别由信任和不信任的人讲出来,感受可能完全不同——前者可能体现了亲近,后者则被解读为冒犯——即使其并无此意。

没有信任,信息极易被误读,或者误读了内容导致错误,或者误读了态度造成不快。信任可以确保信息不被错误地解读,或者降低信息被错误解读的概率。建立项目团队时,需要和团队成员建立信任,有了信任才能确保沟通顺畅,这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之一,也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

8、优先级

如果事情能有序地找过来,那自然是极好的,但事与愿违。在面对一堆事情时,需要分辨出轻重缓急,否则就容易失职,常用的四象限法区分优先级是:紧急&重要 > 紧急&不重要 > 不紧急&重要(做好计划) > 不紧急&不重要

如果电话过来了或者人直接过来了,不是紧急的场合,通常会优先处理——用技术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独占的同步通信方式。

9、流程规范

做事要有章法,项目得有规范,有规范才能把人和事有效地组织起来,让各人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进入一种经过设计的有序状态,不用总是在场一事一议。

10、做与不做

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一件任务,要么做,要么不做,如果接受了,就不要埋怨和内耗,放开手脚,尽全力做好,否则砸的是自己的招牌。

随着专业水平的上升,出错的概率在变小,但只要做事就免不了出错,错也只可能出在做事的人身上,难的不是做一时的事,而是一直坚持做事。

11、追求卓越

可望不可及啊。

分类: 扯淡

0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